以个体化诊治为导向实现精准肿瘤医疗跨越式发展——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卢仁泉教授
发布时间:2022-04-27 16:21:57 来源于:中国医疗聚焦
摘要:
肿瘤是一种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是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随着肿瘤发病率呈现爆发式的增长,针对肿瘤特异的指标检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肿瘤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管辖单位,也是复旦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于1931年3月1日建院,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作为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在肿瘤指标的检测方面始终有其自身的特色。
近日,肿瘤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卢仁泉教授接受本刊采访,向我们详细讲述肿瘤医院检验科的历史沿革及运行情况,并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分享了精准肿瘤医疗的个体化诊治发展方向。
科研成长之路
卢仁泉教授1994年入读五年制检验系本科,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后到肿瘤医院工作,2009年读复旦大学博士,2011年公派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后,2018年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
“我2012年升副高,2017年升正高,2019年开始带博士生,这当中没有离开过肿瘤医院,一直在肿瘤医院工作。研究方向是肿瘤相关的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基础和临床。”对于自己的从医之路,卢仁泉教授认为非常平凡,但谈起肿瘤医院检验科,卢仁泉教授就打开了话匣子,尤其是2007年刚进检验科工作时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我刚来的时候,检验科只有二十几个人,我是检验科第一个研究生。”那时候没有经费,没有团队,凭着一张桌子、一个烧杯、一把移液枪,卢仁泉教授在工作之余坚持科学研究,2011年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
经过艰难的起步阶段,科研团队逐渐壮大,从2011年开始招硕士,到2019年招博士,卢仁泉教授对于高等学历人才的培养始终没有停止。
与此同时,肿瘤医院检验科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从2007年二十几个员工,到现在66个人,人员总数翻了三倍。除了人员增加,检验项目数也在不断增多,比如原来没有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从2011年开始,检验科增加了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并在项目数量增加的基础上,狠抓质量保证,提升服务水平,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在检验的仪器设备上,医院也加大了投入。过去检验科大型仪器只有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后来增加了罗氏生化分析仪,肿瘤医院检验科是上海市最早使用罗氏前处理系统的医院,现在罗氏已经扩大成规模化、智能化的流水线设备。雅培设备原来只有1台i2000分析仪,现在也已经增加到4台以及4台Alinity检测分析仪。
有了硬件设备的支持,卢仁泉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屡获学术奖励。2012年至今,检验科团队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等课题合计47项,其中国自然面上项目4项、青年项目3项。
目前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癌症马拉松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在研项目总经费超过500万。近5年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超过40篇,包括《NatureCommunication》、《CellResearch》、《Oncogene》等。
近十年,卢仁泉教授领衔的项目组一直围绕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耐药与改善及其机制系统研究:
一、发现血清HE4、MR-1等卵巢癌早期新标志物,揭示其余妇科肿瘤的关系,发表直接相关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8篇,单篇最高引用4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2项。
二、鉴定COP55、MUS81等卵巢癌损伤修复标志物,揭示其与妇科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发表直接相关SCI论文1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12,申请发明专利1项。
其中,《一种核酸内切酶MUS81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已获得转化51.88万。
项目组在全国率先将HE4作为新标志物应用在临床卵巢癌诊疗中,在业内得到一致好评。
检验科要为临床服务
检验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纵观检验的发展历史,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医院的检验科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卢仁泉教授认为,检验科的工作必须要跟临床工作关联,我们培养的就是能够跟临床对话的检验人员,而不仅仅是一个化验员。
与临床医生的对话有几种途径,第一种是直接解答临床医生的问题,临床医生会打电话咨询检测指标的具体表现、准确率,比如病毒的扩增情况,乙肝病毒与药物代谢的关系等问题,检验科要详细做出回答,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为临床医生的治疗工作提供正确的参考意见。
第二种途径是参加多学科综合治疗(MDT),卢仁泉教授每周三会参加神经内分泌科的多学科门诊,分析病人带来的资料,包括CT片子、病理结果、用药过程,还有检验的一些细节指标,各科医生围绕着这些检测项目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肿瘤医院各科室医生进行互动交流,卢仁泉教授能够了解到各科室医疗工作的进展情况,也能掌握各科室对检验科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并根据这些建议和要求,提升检验科的专业水平。
可能在很多患者的眼里,检验科不过就是抽个血,化个验,其实检验科的工作非常重要,一个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医生,可以救命。
有一个病例,卢仁泉教授至今印象深刻。一位30多岁的女病人罹患乳腺癌,在肿瘤医院治疗,因为她HER2检测阴性,没有靶向,只能用化学药物治疗。过了一年多,她再来医院抽血做肿瘤标志物检测,测出血清HER2值达二十几,正常值是15,所以是阳性。临床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就给病人做了肝脏转移灶穿刺,最后证实HER2是阳性表达,使用靶向药物赫赛汀治疗,效果很好,病人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
该主诊医生非常感谢检验科,如果没有进行血清HER2检测,也就不会做肝脏穿刺,不会用到赫赛汀治疗,如果继续化疗的话,病人肯定受不了。
肿瘤治疗向个体化发展
2021年5月28日,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卢仁泉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
该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成立的宗旨是通过不断研究和鉴定新的肿瘤标志物包括新型分子标志物,革新各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技术,从而促进肿瘤早期筛查、反映肿瘤治疗的效果、筛选治疗潜在的靶点,进一步发现新型的肿瘤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随着实验手段和检测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通量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应用,使得研究肿瘤相关分子的表达和代谢、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以及肿瘤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成为可能。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会大大助力于我国肿瘤的早诊早治及相关基础领域的研究。
除此之外,卢仁泉教授还担任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精准肿瘤中心2018年9月7日正式揭牌成立,在国内率先实现肿瘤精准医学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打造“复旦肿瘤标准”。
精准肿瘤中心将致力建设一流的临床检测中心、大数据集成分析中心和创新示范性临床转化平台,开展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临床与科研应用,为推进精准肿瘤医疗发展“铺轨”,畅通肿瘤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肿瘤中心的主任是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邵志敏教授;检验科负责液体活检,包括CtDNA、CTC、外泌体三部分。”卢仁泉教授表示,在人群中广覆盖地开展肿瘤的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制定合理的防控策略,以求“治未病”,从而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另一方面,而对于“患病个体”要采取肿瘤个体化诊治,达到“精准治疗”,以提高恶性肿瘤的疗效。
卢仁泉教授认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个性化的“精准治疗”。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依赖于相对特异的肿瘤治疗反映性指标;另一方面依赖于可靠的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这都离不开高效、特异、敏感的肿瘤标志物的筛选。
谈到个体化,卢仁泉教授特别提到宿主“体内微生态”的概念,每个人的肠道里都有无数菌群,这种体内微生态的不同,会影响治疗效果。“不同的人生了同样的病,服用同样的药,效果却有的好有的不好,这可能跟肠道的菌群有关。”卢仁泉教授认为,肠道里不同的菌群就像无数蚂蚁爬到一棵大树上,大树能不能用这个药治好的过程中蚂蚁也会起作用,所以人的菌群不同是个体化的主要差异之一。
践行党员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为了响应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总体部署,临时接到上海市紧急支援的电话通知,卢仁泉教授与其他5家复旦大学直属医院的检验科人员共计20人,迅速组成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检验医疗队,并于2020年6月22日深夜抵达北京,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服务清华大学师生及周边社区的广大群众。
在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检验医疗队的支援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新增3000管/日的检测通量,尤其是把整个核酸检测流程进行优化,将原本需要5个小时的TAT时间减少到只用3个多小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截至7月6日,已为6万人次提供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
对于这次赴京任务,卢仁泉教授坦言,接到支援任务时,并没有想太多,考虑到科室实际情况和分子检测人手相当紧缺,于是主动请缨,希望尽快进京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卢仁泉教授动情地说:“在国家有需求时,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担当此任,危急时候我先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防控工作之余,检测队员们也积极开展政治学习,坚持做到疫情防控与政治学习“两手抓、两不误”。2020年7月1日恰逢建党99周年,卢仁泉教授在此特殊时刻接到批复,临危受命担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援京核酸检测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这个临时党支部与清华长庚医院党支部一起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会,大家一起唱党歌的场面如今想起来仍让卢仁泉教授心中感动不已。
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卢仁泉教授经常组织支部成员共同进行思想交流,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并且发展了5位入党积极分子,4名群众也在工作中深受鼓舞,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卢仁泉教授的积极引领下,全体支部成员共同完成了抗疫任务,7月14日返回上海。在北京的二十多天里,支部成员践行了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医务工作人员的初心与使命。
卢仁泉
卢仁泉教授,主任技师,哈佛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浦东院区负责人)精准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抗癌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委会副主委、中国中西结合学会液体活检专委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委员会常委、上海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兼LDT学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等。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3项)、卫计委、教委等课题近10项;参与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子课题等;近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要成果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JHemoOncol、Oncogene等;副主编专著2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中国抗癌科技奖二等奖;上海抗癌科技奖一等奖、上海优秀发明奖金奖等;担任《OncologyCommunication》编委、《检验医学》、《检验医学与临床》、《中国癌症杂志》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BJC》、《BMCCancer》等审稿专家及多项基金的评审专家。
(责任编辑:陈尘)
近期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