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继祖和三千桃李的“山水之约”
发布时间:2019-12-31 16:48:37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11月1日,国家特级教师、画家刘继祖在上海举办“山水之约个人画展”。这不仅是与人生羁旅的山水之约,也是与三千桃李的重聚之约。
11月1日,国家特级教师、画家刘继祖在上海举办“山水之约个人画展”。这不仅是与人生羁旅的山水之约,也是与三千桃李的重聚之约。
从教几十年,刘继祖数以万计的学生毕业后像绽放的烟花,散落全国各地,在互不相闻的远方扎根发芽,隐入时代大潮。岁月荏苒,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画展开幕当天,观众席上坐满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通过网络、电话、朋友等各种渠道得知老师举办画展的地方,相约在11月1日共同奔赴而来为老师祝贺。
∧刘继祖“山水之约”画展现场
阔别多年相见,师生相互端祥曾经熟悉,现却又陌生的面孔,老师从依稀的记忆中寻找对方的名字,他们互相拥抱、握手,一起欢笑、寒喧,情深意浓。当学生代表在台上谈起那一个个熟悉的故事,已过古稀之年的刘继祖露出了孩子般的欣喜。在鲜花和众多学生的簇拥下,感动不已的刘继祖老师默默地擦去了眼角的泪。
一路行走,一路风采,辛勤耕耘,默默守望。“且书且画慰平生,更喜弟子逾三千”是刘继祖平淡又不平凡的人生写照。他和学生们促膝交谈,多年未见,依旧亲切,他身上蕴含着诗人的浪漫气息,话语间起落这智者的清明,刘继祖老师如春风、似细雨,滋润着每一位学生激动的内心。
安澹走出的那个“书郎”
刘继祖,曾号书郎,后改为拙翁,1942年出生在福州,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上海工作和居住;为数学教师(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会员;曾参与全市中学数学教育和考试大纲的讨论制定,有数学专著行世。享受国家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任上退休。
在寥寥数语的介绍中不难发现,刘继祖既是一位优秀教师也是一位山水画家,有着精彩的“斜杠”人生。
第一次与刘老师接触是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在诸多山水画中,不难发现总会出现一位带着鸭舌帽的画家沉浸在恢弘大气的山水风光中,他时而展开双臂拥抱自然、时而气定神闲坐在林间远目眺望、时而和一群人攀登高峰,我们猜这位画中人物一定就是我们即将采访的主角——刘继祖老师。
果不其然,在画展开幕式当天,我们在一群人当中立马认出了他,因为他戴着标志性的鸭舌帽,气定神闲的坐在一群学生中间,那个淡然自若的神态让人仿佛觉得刘老师像是从他的山水画中走出来的。
∧刘继祖在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在这次画展中,可以看到有大量的以榕树和故乡山水为具体描绘对象的作品,比如《大榕树下的写意》、《榕乡记忆》、《回眸家山》等。刘继祖为我们介绍了他的故乡福州安澹,这个让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生命历程由此开始的地方。思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不老的情结。可见从小在故乡福州长大的刘老师也不例外。
现已消失在不断扩张的都市里的安澹,是当年福州城外的一个隐秘的村庄,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为避战乱,母亲带着年幼刘继祖在此定居。
“村里有几棵参天的古榕树,枝繁叶茂,阴云避日,就如神话般佑护着几户人家。葱茏蓊郁间,有一座古庙,庙的偏旁有一间私塾,,私塾中有一位温和慈祥、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喜欢我这个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编外”塾生,教我念一首童谣:“天未晴朗,路不平坦,家虽贫寒,难得有个读书郎”。从此,“安澹”便成了刘继祖幼时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而“书郎”也成了他的乳名和一生的自奉:书生一世,一世书生。
故乡的诗意和淳朴,打开了刘继祖审美的眼界,也为他后来的作品贴近生活,亲近生活增添气韵。从他的画里,能让人体会到他心中的那份情感在画里的寄托。他喜欢画的山水,不是名山大川,不是雄伟的山河造就的壮丽,而是白云掩藏下的故乡,或是芭蕉叶下的乡村一角,或是榕乡屹立的宝塔,亦或展翅高飞的大雁……一幅幅作品记录着田园牧歌、山野清溪等出生地福州闽江一带的风光,静静地诉说着浓浓的乡愁。
“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诗篇和画卷”,在他笔下,故乡变得可亲、可叹、可惊、可喜,甚至勾起一种怀旧的心境,觉得活在这样的气氛中是幸福的。不禁让人感叹,刘老师的作品,是有温度的乡愁。
人淡墨浓慰平生
刘继祖生于1942年,他出生和成长的年代,是中国历史变化最大、最激烈的年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既保全了自己,又不违心而为,在教师育人这个使命光荣的岗位上,他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退休后,还能重拾画笔,坚持自己的书画梦,着实不易。
“绘画是我的家学,一度是父母谋生的匠艺,更是他们倾其一生的钟爱,从幼时开始,绘画便是我一辈子的爱好。”有着绘画的家学渊源,师从名家,加上勤学苦练,在年轻时候的刘继祖看来,此生一定就是与绘画结缘,攀艺术高峰。
然而命运却总是难以预测和把握,在考取美术学院时,因为视力原因,刘继祖与自己绘画梦想擦肩而过。然而人生总要继续,虽然画坛暂时缺少一位耀眼新星,而渴望知识的莘莘学子却迎来一位人生的“指路人”。
“我大半生耕耘在数学的田园,培养过成千上万的学生,算是小有成就。而到老来退休的前后,放下过往的沉重和宏大,重拾童年珍爱的画笔,远离喧嚣,摒弃浮躁,静下心来读书习艺,写字画画。寂寞中的笔墨涂鸦,似乎更合我的个性。”以前看书,觉得隐士离我们很远。同刘继祖接触多了,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就是,他是一个当代隐士。
∧刘继祖学生在画展观看老师作品
没有了往日教学的繁忙,退休后的刘继祖以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山水画创作中。无论是邀一众好友出门写生,还是独自在画室忘我的挥毫泼墨,刘继祖一直在绘画这块乐土上辛勤劳动,默默耕耘。十年如一日与墨香为伴,勤奋创作,积以时日,习作颇有收获。
在朋友们的怂恿盛赞下,刘老师在2013年出版了画册,名为《书郎画选》。这本画册主要收录了刘老师早年的一些作品,他说这是向故乡安澹遥致的敬意,因为审美启蒙,正是在那个美丽的村庄开始的。
近年,他又改号“拙翁”,他这次编成的第二本画册,定名为《拙翁笔意》,在我想来,他是想以此表示,在一个圆滑投机者常常无往而不利的环境中,仍然要保持自己的“笨拙”,保持士人的“风骨”,也就是要追崇“独善”。
刘老师自称业余画家,“虽称‘业余’,却以全部生命赴之,每握画笔,则一任性情,不泥古人,亦不图名利”他还在交谈中表示,自己并不想因为画作而出名,他以为,也没必要非得逼着自己成为伟大的画家,没有必要自寻烦恼,让自己享受创作的过程,平静愉快地度过漫长的岁月,才是当下最快乐的事。
除了画下自己曾经行走过的那山那水的诗情画意,还有一些画作中饱含着刘老师此生难忘的感动瞬间。
他在画作《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录了自己下放农村劳作,烈日酷暑下农民大婶送给他的一碗甘泉;在《回眸家山》中描绘了闽江激流险滩上运输木材的英雄汉——放排工;在《梦溪礼赞》回忆了恩师对“学数学的绘画人”特别得关爱,等等,在刘老师的几乎每一幅作品中,都流露出一种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情绪。
办完画展,当我们问到刘老师下一步的计划时,他依旧笑着说还是画画呀,颇有种“人见水面风波起,鱼儿独自乐逍遥”的意趣和境界。
“人生之于今我,已是履痕深浅,一路逶迤”。眼前的山,依然高耸;脚下的路,依然绵长。‘今生不将此生度,更待何时度此生’。渐入老境,心将何往?——品味生活,施法自然,怀素抱朴,恬澹守拙,当时领悟者的不二皈依。”
刘老师在回顾自己的往昔岁月时如是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就是不被俗世纷扰,活在当下无忧无虑的人。人到晚年,能够这样说的人,还真是不多。这都因为他对人生作了最明智的选择。
丰子恺说过,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物质的境界,二是艺术的境界,三是宗教的境界。弘一也说过,可以将艺术当成宗教。因为美是引领精神向上的动力。刘继祖老师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艺术确实是他一生充满乐趣的源泉。宋代居住于杭州西湖的诗人林逋曾说:“人生贵适志耳,志之所适,方为吾贵。”如此说来,画家刘继祖老师,正是一位适志的智者。
高山流水 演绎个性
在长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刘继祖曾得到前辈大师、中国著名书画家王个簃、陆俨少、岑学恭、魏紫熙、周昌谷、万籁鸣、曹简楼的指点;尤其是王个老称其“老侄”,视同弟子,对其指教良多。
在秉持家学、师承大师、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刘继祖努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在题材、布局、笔墨、设色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我手,写我心”,表达了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人格意趣。
刘继祖主要是以师徒兼自学的传统方式学习中国画的,他重视学习传统但不专事摹仿,重视以传统的方式师法造化但也不拒绝对景写生,他在去往四川、云南、浙江等地讲学的同时,依旧不辞辛劳的游历在当地的名山大川中,赴心中的“山水之约”。
同样是画山水,每个画家总会有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景致,也会有自己最愿意也最经常表现的题材。刘老师的山水画也描绘了全国各地的风光,但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其出生地福州闽江一带的风光。这是在山水画这样一个大范围之下一个相对比较具体比较独特的题材。
∧本次画展上刘继祖的作品
此外,与闽江山水的题材相适应,在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到有大量的以榕树为具体描绘对象的作品。大概很少有这样集中专注地描绘榕树的画家。这或许可以说是刘老师山水画作中比较独特的构成要素。它们就像诗歌作品中的“意像”,既是实际事物的具象,又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其中凝聚着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
如果从题材上来划分地域流派,那么,我们这位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大半辈子的刘老师大概是不应当被划作沪上画家或海派画家,而应当划入福州画派或八闽画派在情感皈依和艺术精神上,刘继祖只属于他朝思暮想、热情讴歌的故乡——福州。
他的山水画,无论笔墨、形式、构图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其山水画表现技法上的云水、墨块、留白等画法,这些新的表现手法,不仅是他山水画变法的标志,更是形成其独特风格的重要方面。
纵观刘继祖的山水画,笔力强劲,构图雄阔,又不失桃源诗意韵味,充分展现了雄奇深邃的意境,以寄托他那豪迈、坦荡的襟怀。这与他为人达观大度、憨实耿直、不务虚名、埋头刻苦、好学不倦的为人处事的性格相吻合。他的画细细品来,感觉到传统的笔墨中透视出时代的新韵与追求,在天然中折射出古典的诗情与浪漫。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刘继祖生于动荡年代,经历坎坷,但他一直坚持不懈,自强不息,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通过几十年的“变法”,创造出既有传统又富现代感和自我个性的山水画作新图式。他的艺术之路,正如同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一样,在艰难困苦之中顽强地生存而愈发辉煌绚丽。他融传统和创新于一体的艺术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在山水画领域探索不止。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