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2019年7月)
发布时间:2019-07-25 10:09:2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声音(2019年7月)
小区命名的整治和规范 呼唤长效机制
近日,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的《西安市建筑物命名管理办法》指出,不得使用怪诞、虚夸、含义不明的词语命名,杜绝“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避免使用生僻字、多音字。为此,西安未央区公示了需要清理整治的19处不规范地名,包括:6号大院、维兰德小镇、圣地亚哥小区、贞观首府小区、紫薇苑欧洲世家小区等等。
针对小区命名的整治和规范,确实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小区命名的“大、洋、怪、重”,房地产开发商难辞其咎。不过,这个锅也不能都让开发商来背。依照相关法律,这些命名都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备案。所以,不要只怪开发商浅薄,怪他们丢了传统、断了文脉。个体的行为,属于整个大环境的一部分,除了开发商“任性”,城市管理者也应反思自我。城市小区命名当建立起日常管理的长效机制,如此才能为地名文化的传承把好关,担起城市文化看护者的大任。
垃圾分类难以推行只因居民素质差?
近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生活垃圾拒绝收运的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拒绝收运的操作规程进行制定。垃圾分类,本非新鲜事。早在10多年前,中国就有多个城市成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是,至今垃圾分类仍未取得实质上的进展。
垃圾分类为何在中国城市难以推行?有人认为是居民素质差,或相关机构宣传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其实还有其他深层原因。在一些城市,市民有时发现清洁工把分类好的不同垃圾桶里的垃圾混合倒进垃圾车。这种“混合处理”分类垃圾的情形,极大伤害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努力和信心。如果末端处置设施不能体现垃圾分类的价值,则前端垃圾分类处置的功能就失去了意义。这也是导致垃圾分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垃圾分类,既需要加强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也需要相关环节和机构联动。
同车不同温:公共服务精细化的样本
1门至16门,蓝色强冷区;17门至32门,绿色弱冷区。据报道,近日北京地铁6号线正在尝试同车不同温,乘客可以根据站台地面等位置贴着的指示标,按需乘车。据悉,每年夏季,地铁列车里的空调经常被吐槽,有乘客抱怨太冷,有乘客嫌太热。
每年夏天,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场所空调温度屡遭诟病。根据相关规定,公共场所夏季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但同处26℃环境中,老幼群体可能觉得冷,青壮年群体可能感觉热。而北京地铁6号线正在尝试的同车不同温,显然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需要“强冷”的乘客,可选择“强冷”车厢,需要“弱冷”的可选择“弱冷”车厢,满足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温度需求,充分体现出地铁服务精细化人性化,这是城市公共服务走向精细化的一个样本。
治理高空坠物应用足民事乃至刑事手段
高空坠物的惨剧再次上演。6月16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一小区内被玻璃窗砸伤的5岁男童因抢救无效死亡。三天前,这名男童与家人一起出行时,被该小区一扇从高空坠落的玻璃窗砸伤头部,紧急送医,但因伤情过重不幸离世。半个多月前,该小区还发生了另一扇玻璃窗从8楼坠落的情况,所幸没有伤及行人。
近年来,各地不时发生高空坠物致人伤亡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对高空坠物现象的关注。舆论普遍认为,高空坠物涉及危害公共安全,及时有效治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高空坠物关乎公共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高空坠物的受害者,治理高空坠物应当用足民事乃至刑事手段,“连坐担责”和刑事追责双管齐下,对于无法确认实际责任人的可实行民事责任分担;对于危及公共安全后果严重的则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求维权用户保密 车企有多见不得光?
距离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被处罚尚不足一个月,这家汽车经销商的渭南分公司又出了“幺蛾子”。据报道,渭南市民王先生今年2月底在西安利之星渭南分公司买了一辆奔驰车,开车3个月后出现漏油情况。经过协商,店方表示,可以原价回购他的这辆车,但前提是签署一份“和解保密协议”。目前,当地工商部门已经介入处理。
一辆新车开了3个月就漏油,这本身是不应该发生的事。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利之星竟然要求车主签订一份所谓的“和解保密协议”,具体内容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本事件相关信息”等,且车主一旦违反该“和解保密协议”,需向利之星支付40万元的违约金。“女奔驰车主维权事件”将汽车销售领域的金融服务费问题“抖”向了舆论。此次事件暴露的“保密协议”问题,也应该引发足够重视,让阳光“晒”一下。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该怎么办?
近日,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了《同江市2018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统计监测报告》。其中披露的一项数据,让许多人都向这座黑土地上的小城投去了关注的目光。据统计,在2018年内,同江市新生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较往年大幅飙升,达到了116.9∶100(男:女,下同)。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107∶100这一正常值的上限,令人不由得感到触目惊心。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统计数据便会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绝不是个别地方或个别时段的问题,而已成为必须加以正视并积极化解的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想要有效地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其中,“治标”这方面的重点工作,便是彻底杜绝胎儿性别鉴定在医疗实践中的滥用。不过,“治标”终究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只有不断推进性别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加强男女平等方面的科普与宣传,才能从根子上消除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病因。
揭穿“诈捐”事件不能总等网友曝
5月初,杭州市萧山区一女子替父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称父亲被确诊胃癌,此后不少网友转发、捐款。6月中旬,有人发现该女子在社交平台晒出买跑车、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等情况。水滴筹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删除社交平台上的“炫富”内容,承诺将已提取的8547元善款退还。
隐藏真实财产情况求助筹款,被发现了,大多只是以道歉、退款收场;而若不被发现呢?由求助人向平台出具财务查询委托书,再由平台做调查,貌似会加大平台运行成本。但是,相比于一些人钻了网络筹款空子“诈捐”,相比于经网友曝光再退款的折腾,这种制度层面的查漏补缺,哪怕会加大平台运行成本,也是现实需要。不能让一些诈捐事件的露馅,总是等着“网友曝”。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每年六月,“论文过了吗”成为大学校园内最流行的一句问候。从“题目定了吗”到“写得怎么样了”,从“老师让改了几次”再到“查重了吗”,毕业论文贯穿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最后一年,常常念叨、时时记挂。而与此同时,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之一。日前,某大学教授的一条微博上了热搜,该老师认为: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意义,赞同取消。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但一直“无解”。而导致这一问题“无解”的原因是,中国高校尚难严格做到对学生的过程评价与过程管理。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具体办学看,大部分大学对本科生都没有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甚至硕士研究生也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而没有毕业论文要求却能保障培养质量,是因为每一门课均严格要求,教师实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评价。如果中国大学也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评价,那么,毕业论文确实可以取消,这也是尊重本科教育规律。
(责任编辑:空城)
近期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