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因爆炸案震惊世界的斯里兰卡 曾让全球14万人重见光明


发布时间:2019-06-12 10:54:43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4月21日,是西方很多国家庆祝复活节的日子。

4月21日,是西方很多国家庆祝复活节的日子。复活节是为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而创。基督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但在这一天,南亚岛国斯里兰卡有290余人因为9起连环炸弹袭击丧生。事件引发全球关注,热度直逼此前的新西兰枪击案和巴黎圣母院大火。

 

不少网友申斥暴力与恐怖主义,也有人为无辜的罹难者感到惋惜。但这些声音,远没有一周前那场大火点燃的情绪浓烈。有人说巴黎圣母院这样的文化遗产,在全人类文化和艺术史上光彩夺目,付之一炬的遗憾远远要大过斯里兰卡这样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岛国。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没啥存在感”的小岛上却住着世界上最爱捐助眼角膜的一群人。

 

斯里兰卡国际眼库的数据显示,该国2000万人口中,有110万人主动签字表示死后自愿捐献眼角膜。截止到2015年,斯里兰卡就已向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7万余个眼角膜,帮助约14万人重见光明。与世界上眼角膜捐献量最多的美国相比,人口只有美国1/15的斯里兰卡,每年实际人均捐赠眼角膜的数量是美国的3倍,位居世界第一。

 

在斯里兰卡6.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分布着450多个联络处,几乎每个乡村医生都在国际眼库得到过专业培训,确保在逝者去世后珍贵的4个小时内完成意愿询问、捐赠签署、球体摘取并第一时间送达眼库。除了斯里兰卡本国的眼角膜需求外,这些眼角膜也被保存在防腐条件下,借助航班运往世界各地。

 

眼角膜是最容易移植的人体组织之一,不同于肾脏等“一对一”捐赠的器官移植,眼角膜摘除后储存期限可长达14天。眼角膜移植对配型要求不高,可以集中存储分发。对于诸多眼科特别是眼角膜疾病而言,眼角膜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世界各地,眼角膜捐献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用。

 

在半个世纪之前,斯里兰卡人的眼角膜捐献热情远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大多数的眼角膜是从每年被绞死的少数囚犯身上中收获,对有移植需求的患者而言几乎杯水车薪。60年代,医学博士席尔瓦开始致力于推动斯里兰卡眼角膜捐献事业,他曾在报刊发表过著名的文章《人死眼犹生》(Life to Dead Eye),呼吁民众志愿捐献眼角膜给需要的人。80年代,一些国际友人开始投资斯里兰卡,专门的眼库也逐步落成。

 

但事实上,斯里兰卡从早年的乏人问津到如今的全民行善,除了这些先驱人士的推动引领,更多地还是得益于斯里兰卡宗教文化的影响。占到斯里兰卡总人口75%的僧伽罗人信奉佛教,他们认为捐赠身体器官是一种善行、一种“布施”。斯里兰卡人相信,“布施”身体部位可以帮助他人,尤其是“布施”眼角膜可以让他人重见光明,这样可以换来“福报”。

 

在宗教思想的影响下,诸多宗教界、政界、文化界人士开始身体力行地带动眼角膜捐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全国性的眼角膜采集网络也完善起来,眼角膜捐献成为这个南亚岛国的一张名片。斯里兰卡80年代的主政者贾亚瓦尔德纳捐赠的眼角膜让2名日本病患重见光明,此后每一人总统均有签署眼角膜捐赠协议。

(责任编辑:空城)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