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天主教性侵丑闻为何屡禁不止?


发布时间:2018-11-13 10:57:50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德国天主教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在1946年到2014年间,有1670名神职人员犯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

自诩道德的守护者、信仰的支柱,却长时间、大规模地行无耻之事,天主教会近期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德国天主教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在1946年到2014年间,有1670名神职人员犯下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天主教性犯罪案件频发,且历史悠久,范围遍布全世界。早在2013年,联合国就对梵蒂冈罗马天主教神父性侵上万儿童事件进行了极为猛烈的抨击,但是为什么自诩道德守护者的天主教神父总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呢?

 

“令人心寒”的数字

 

今年7月,罗马天主教会枢机主教、前美国华盛顿总教区总主教麦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被指控,曾在上世纪70年代性侵一名祭坛男孩,以及其他修道院学生和年轻的神职人员。7月28日,麦卡里克辞去枢机职务。8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陪审团应州司法部要求公布了一份长达1356页的调查报告,报告记述了该州六大天主教区的300多名神父,在过去70年间性侵各教区至少1000名儿童的种种案例,受害者从被猥亵到被强奸严重程度不等,但这些行为都一直被层层掩盖。报告发出后在美国社会引发轰动。

 

美国天主教性侵丑闻已经不是第一次。 上一次发生是2002年,美国最为轰动的《波士顿环球报》事件。当时,《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小组揭露了当地教区不下60名神父对百余名儿童伸出黑手,但教会却私下认为恋童癖“无伤大雅”。该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篇揭露教会黑幕的报道也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根据这个事件改编的电影《焦点》还获得了奥斯卡奖。

 

但进步属于新闻界,成就属于娱乐圈,至于焦点中的天主教会却还在原地踏步,各种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不断。从2002年至今,美国天主教会在相关诉讼中的赔偿已经超过3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天主教堂

 

天主教性侵丑闻也不局限在美国。 去年11月,澳大利亚皇家委员会公布5年以来调查的数字,称过去10年间有4000名儿童遭遇天主教牧师性侵,7%天主教神职人员涉嫌性侵儿童;今年7月,智利天主教34名主教因性侵丑闻集体辞职,智利的主教会议随之解散;今年9月,德国天主教一项最新报告显示,从1946至2014年的68年内,有3677余名儿童遭神职人员性侵。

 

随后,欧洲、爱尔兰、荷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等多个西方国家,关于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调查此起彼伏。就连梵蒂冈的教皇方济各都“大方”地承认,神父里面有2%的人有恋童癖,并宣布在梵蒂冈专门组建一个审裁部门,调查那些对神父性侵猥亵儿童案故意包庇、知情不报、渎职不作为的主教。

 

根据大量报告调查,那些曾受到性侵的儿童普遍无法得到正义的伸张,很多人即便已经人过半百,仍被童年的阴影所折磨。酗酒、吸毒、反社会、边缘人格……神父的罪行带来的巨大伤痛,毁灭了孩子的一生。另一方面,天主教的惩罚力度却少的可怜。大规模、长时间、系统性的犯罪丑闻被层层隐瞒和包庇,导致受害者求助无门,而涉事的天主教成员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罪行。这不禁让人费解:这么多年来,号称圣洁的天主教是如何在最“民主”的西方国家张狂地上演大规模性犯罪?

 

天主教的“独身主义”

 

梵蒂冈关于天主教性伦理的《教义问答》繁琐拗口,但其所要表达的天主教对性行为的态度却简单明了:只有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性行为才是值得肯定的,除此之外,所有的性意念和性行为都是不道德,乃至邪恶的。天主教还规定,神职人员必须全心全意服务上帝,所以,神父除特殊情况以外,一般只有独身男性才能担当,主教以上则规定必须独身。

 

“独身禁欲”并不是天主教与生俱来的规定。尽管天主教(那时还是未曾分裂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从未婚娶,但在天主教兴盛的头千年中,教职人员结婚成家非常普遍。独身禁欲虽然普遍被赋予“献身上帝”的神学意义,其成因却有着非常世俗的考虑:神职人员一旦有了家室,就难免腐化,把本属于教堂的产业遗传给自己的妻室后代。1076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下令,规定已婚神父不能行使神职权,该禁令于1123年固化为“神父必须独身”的天主教制度。

  

神职,依然是职业。但是,新的制度对于不同人选择神职,带来了新的挑战或机遇。大部分选择天主教神职者,确实是希望把压抑的性欲升华为一种奉献,以图得到精神的救赎。虽然愿望如此,却不能担保这些人都能成功地终身压制性欲。还有一些人,深知欲火难熄,却被神职的光晕或权势吸引而踏入此行。更有一些人,天生就有虐童、恋童倾向,新的制度无意中给他们提供了天赐良机。这在患有恋童癖的部分同性恋者那里,表现得最为突出。

  

对于同性恋者来说,传统的法律规定他们不能结婚,性行为在世俗社会也受到极大的局限,天主教教职的“独身规定”反倒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避风港——尽管他们得掩藏自己的性取向,还得生活在(自己参与的)对同性恋激烈抨击的环境之中。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天主教悖论的现实:教义极力诋毁同性恋,而教职人员中同性恋的队伍不断壮大。

 

中世纪时,神父同性色情文学就已很是盛行。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更因性解放和艾滋病的影响,大量神职人员离开天主教职而结婚成家,致使天主教神职人员中的同性恋者比例愈发高企,有的调查竟称这一比例高达50%。而在美国宾州陪审团报告披露的受害者中,80%受害者都是男童,其侵害者自然该是同性恋者。

 

“以上帝名义”行不轨之事

 

天主教声言要借助“独身禁欲”来使其神职人员,将性欲升华为对上帝的献身,然而,教堂营造的大家族式氛围、神父在教区的地位和在教徒心目中的形象,都给独身禁欲的神职人员造成了极大诱惑。要知道,天主教徒为了求得宽恕,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神父忏悔。也就是说,教区内所有的教徒都会把他们不便告诉他人的烦恼、不洁思想和不雅行为告诉神父。可以想见教父在教区的重要性。

 

据退职神父、精神治疗师理查德•赛普长达40年的研究,一半以上的天主教神职人员都曾在独身禁欲的幌子下享受着各式性关系,尽管大多是与成人两情相悦。但是,教区还有大量来教堂接受塑造的教童,他们的父母对神父充满着敬畏和信任,这就给那些有性侵儿童倾向的人制造了机会,甚至是外部世界所无法企及的作案方便。对这些人来说,天主教所希冀和许诺的性的神学升华,完全成了性的现世实现。正因为如此,天主教神职也就成了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有恋童癖者。

 

不仅如此,正如“聚焦”调查组所披露的,天主教上层对这些一直都是了如指掌的。他们在威吓、安抚受害者的同时,竭力捂住消息,让犯罪者暂时休假或治疗,等到风潮一过,又将他们转至另一个教区,担任新的神职或是升任。2002年底,美国波士顿教区71岁的红衣大主教伯纳德曾因庇护罪被迫辞职。两年后,当时红透世界、几乎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道德化身的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就将他招至梵蒂冈,让他升任新职。

 

天主教以绝对真理的化身自居,对欧洲的绝对控制曾长达1000年之久,即史称的“黑暗世纪”。16世纪宗教改革后,新教教派蜂起,缩小了天主教的控制范围。18世纪启蒙运动后,现代国家相继成立,政教分离。天主教被迫放弃直接干预各国政治,却仍然通过对世界各地教区领导的任命来实行自上而下的控制。也就是说,天主教与时代不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正是依靠那些“自己人”来维持的。讽刺的是,那些自己人“犯事儿”了,某种程度上对天主教反倒是“好事”,因为那些人被抓住了把柄,反倒更值得“信赖”了。

 

然而,天主教毕竟主要身处言论出版自由的现代社会之中,包得再严实的罪行终究也被渐次披露。或许,天主教的问题在其脱离时代的体制本身,对儿童性侵的庇护不过是症状罢了。

 

电影《聚焦》揭露丑闻真相

 

“你是来自穷人家的穷孩子。若是神父注意到你了,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事。他让你去收收《赞美诗》,倒倒垃圾什么的,你就觉得很受重视,觉得像是上帝在让你帮忙。也许,他给你讲黄色笑话时,你觉得有些怪怪的,但是,现在你和他有了共守的秘密了。所以,你由着他。他给你看黄色杂志,你由着他。由着他,直到有一天,他让你给手淫,你也一样由着他。你已无路可走。他已把你养育成熟。你怎能对上帝说不呢?”

 

这是电影《聚焦》中菲尔•萨维阿诺的台词。然而,萨维阿诺确有其人,这里讲述的就是他自己的真实故事,他从11岁时起,就开始遭到神父的猥亵。

 

∧电影《聚焦》的场景

 

2002年1月,《波士顿环球报》首次刊登了一篇名为“天主教长年放任神父性侵”报道,轰动全美。“聚焦”小组记者们起初调查一名John J. Geoghan神父,发现他在6年的神父生涯中性侵过130多名男童。令人愤怒的是,他猥亵年轻教友的事情曾经被曝光过,却得到教会的包庇,继续担任神父工作达30年之久。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发现,在过去几十年中波士顿竟然有将近250名神父曾做过猥亵儿童的事情。

 

《波士顿环球报》的调查和报道过程持续将近一年,其中还包括“9•11”事件突发的打断。从2002年1月6日至12月14日,《波士顿环球报》连续发表近600篇报道,揭露了天主教神父在波士顿犯下的性侵儿童的惊天丑闻,极大震撼了美国社会。波士顿事件很快蔓延到了美国全国乃至其他国家,西方国家包括冰岛、加拿大、澳大利亚纷纷报道类似案件,天主教会面临巨大的危机,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也不得不出面对此事作出回应。

 

这一系列报道获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新闻奖。当年的颁奖词这么写道: “(颁发此奖)是为了肯定记者无畏的精神,令人震撼的无畏……这份努力戳破了丑闻,引发波士顿、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关注,促使罗马天主教会发生改变。”

 

美国导演汤姆•麦卡锡也注意到了这一事件,并萌生了将其搬上银幕的想法。他与编剧约什•辛格往返波士顿六次,去深入了解当时的记者和编辑,研读法律文件和电邮,经过无数次的修正重写。他们还在当地重新打造了《波士顿环球报》的编辑部和“聚焦”报道组的办公室。2015年,电影《聚焦》上映,该片于2016年2月在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

(责任编辑:Cheryl)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