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揭二手车交易平台乱象


发布时间:2018-10-10 17:04:02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从电商平台购买二手车看似方便,但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尽管各大二手车平台均声称自己有专业检测,避免事故车、泡水车以及火烧车等,但调查发现,在二手车电商平台上买到事故车、泡水车和火烧车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涉事平台又多以种种借口推脱责任。

从电商平台购买二手车看似方便,但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尽管各大二手车平台均声称自己有专业检测,避免事故车、泡水车以及火烧车等,但调查发现,在二手车电商平台上买到事故车、泡水车和火烧车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涉事平台又多以种种借口推脱责任。

 

 

二手车交易在电商平台的推动下正越发火热,但电商平台一方面打着醒目而光鲜的广告语,另一方面却是屡次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

 

根据Analysys易观的统计,2017年二手车各类型电商平台的总交易量为218.4万辆,二手车电商渗透率达到17.61%,同比增长了3.72%,通过前期的巨额营销投入,更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电商渠道购买二手车。

 

然而这些曾被消费者所青睐的电商平台,却屡屡曝出了“收费名目多”“卖车延后不能过户”“可能买到事故车”等内在隐患,行业可信度屡被质疑。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针对二手车电商平台和相关交易的监管制度,维护消费者权益。

 

乱象频出

 

前不久,有媒体梳理国内法院2016年以来审结的涉二手车电商消费维权案件,发现其中占比最高的起诉事由是“隐瞒实际车况”。消费者在二手车电商平台购买回家的车“名不副实”成为大家最担心的问题。

 

据报道,2017年5月,成都的刘女士以6.3万元的价格在某知名二手车平台购买了一辆福特嘉年华两厢汽车,可提车一周就出现了故障:“安全气囊的灯一直在亮,车辆行驶时也有抖动问题。”经4S店检测,车辆副驾的安全气囊缺失,内部也有焊接迹象,且遭受过撞击。之后,刘女士在为车辆交强险续保时,也发现该车在2016年11月份曾有保险赔偿记录,可以判断这是一辆“被变身”的事故车。

 

刘女士致电二手车平台,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了检查,但对于“事故车辆”的说法并不认同。“当时他们说,可能是电路原因,车辆抖动也可能是机油问题,只需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即可。”刘女士介绍。直到媒体记者联系该电商平台,该平台才责成区域经理出面承认了过错,进行了赔偿。

 

近日,相关媒体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朝阳区王四营乡附近的几家4S店内选购汽车的消费者,问他们为何不选择在二手车电商平台购车,得到的答案大多是:“看过二手车市场的一些不规范报道,担心在二手车电商平台买到有质量问题的车辆。”流水似的资金、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不能赢得消费者的“放心”,这些回复耐人寻味。

 

有长期研究二手车市场的人士曾总结,消费者在二手车电商平台买车曾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车辆信息严重不对等。老车型当准新车卖;车况与实际不一致,号称经过上百道检验工序的车,其实是泡水车或事故车;售后服务跟不上;维权成本高。二手车数据被篡改后,维权时取证会比较困难。

 

以浙江省为例,2017年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受理的关于二手汽车消费投诉案件共459件,同比上升了34.2%。其中,篡改里程数的投诉有241起,占投诉总量的52.5%;质量问题的投诉有108起,占投诉总量的23.5%。除此之外,出售事故车、虚构车源骗取定金、乱收费、合同不规范等也是欺骗消费者常用的手段。

 

除此以外,消费者遭强制收费也是二手车平台诟病之一。在广告宣传中,不少二手车电商平台都宣称自己是直卖网,也就是买卖双方直接交易。这让很多消费者相信,相较于传统购买二手车渠道,在二手车电商平台购买二手车价格会更便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据报道,重庆市民张林在某二手车直卖网购买了一辆福特蒙迪欧,这辆“准新车”当时网上的标价是17.2万元,张林砍价到16.7万元。最终,买车支付服务费5000元、车款首付6万元、贷款本息合计15.1万元、贷款手续费5000元、GPS安装费1500元、保险费8000多元,总计接近23万元。

    

“在他们那里全办下来,要比一般二手车行多出近3万元,我用这个钱完全可以买一辆全新的蒙迪欧了。”张林说。张林所遭遇的服务费相当于中介费,媒体记者向多家二手车电商平台销售人员咨询,都被告知只要从该平台买车,就要收取成交额最低4%的服务费,“不交服务费就不能在平台上买车。”

    

然而,除了几千元“必须交的”服务费,更让张林们没有想到的是强制性贷款、保险、手续费等附加金融业务费用。一位二手车行业业内人士为媒体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所谓二手车直卖平台都要收取买家车款4%的服务费、过户费约700元、GPS安装费约1000元。平台往往要求强制性办理贷款,还有2%的贷款服务费,贷款三年还要收相当于车款3%的金融返利,如果再加上强制性购买保险,至少10%的利润。某平台管理人员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目前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二手车平台的主要收费来源,服务费只是“小头”。

 

《中国消费者报》消费指导部主任郝庆丰表示:“之所以存在这些欺诈现象,主要还是在于某些二手车电商平台本身的监管不力及没有诚信。比如,一些业务员在验车的阶段可能收了回扣,然后把价格标高;再比如,由于高企的成本税收等因素,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电商平台往往会弄虚作假;此外,还有一些平台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想要扩大规模,利用资本市场运作来达到更高的估值。”

 

“烧钱”扩张或难以继续

 

曾经有人评价“砸不出重金,玩不转二手车电商”。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二手车电商行业吸走近300亿元融资。但有观点认为,受限于国内消费者对二手车的认知不足、二手车电商的某些不规范操作及客户服务体系尚不完善、进口关税下调等因素影响,国内的二手车电商相比于国外的二手车平台还很难做到“真正走进消费者心里”。

 

以优信二手车为例,2018年6月,优信二手车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中国二手车电商第一股。而此前优信公布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2016年优信运营亏损分别为18.23亿元、12.52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7.48亿元、13.92亿元,亏损额在逐年递增。管中窥豹,优信作为一家金融属性强于二手车电商属性的公司,起步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然而就在一片喝倒彩声中,8月22日,优信二手车公布了2018年二季度财报,这也是优信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优信在第二季度总收入为6.657亿元,同比增长79.6%;毛利4.069亿元,毛利率为61%,比去年同期的56%略有上升;净收入2.097亿元,这也是优信2016年公布业绩以来首次盈利。优信方面表示,第二季度盈利的原因是衍生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15.44亿元的账面收入。

 

形势看似乐观,但也有分析师提出:“优信第二个季度的收益表现高过预期,但是如果从交易收益的毛利率来看,资产占股东权益的比重同比并没有明显上升。”

 

砸钱换流量,被外界评为二手车电商攻占市场的捷径。2018年第一季度,优信广告投入已扩大到6.33亿元,占当季总营收的97.5%,几乎接近2016年全年营销额。此前,优信签约奥斯卡影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为品牌代言人、跻身央视2018年世界杯转播顶级合作伙伴等都是价格不菲的投入。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曾表示,优信二手车在2018年的广告投入可能会超出原计划的10亿元,达到1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优信赴美上市后,股价一路大幅缩水,优信IPO每股发行价为9美元,相比此前的询价区间10.5~12.5美元缩水最高达28%。据优信内部人士透露,上市后曾一度出现部分股东信心丧失,部分项目叫停等现象。优信公司内部一度有将大规模裁员的传言。

 

∧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

 

除了优信之外, 2017年9月,人人车获得了来自滴滴出行价值2亿元的战略投资,并由此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同年11月,大搜车获得了有阿里巴巴领投的价值3.35亿美元的E轮融资。仅2017年一年,优信、车置宝、大搜车、瓜子、人人二手车等企业融资超过20亿美元。

 

2018年9月3日,大搜车再次宣布获得5.78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春华资本和晨兴资本领投,阿里巴巴、昊翔资本、阳光保险、宜信等机构跟投。此次融资距离上一轮阿里巴巴领投的融资刚刚过去9个月。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认为,二手车电商“烧钱”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开拓市场,以期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最大化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当达到一定规模后,有望实现盈利。事实上,二手车电商行业目前遭遇盈利困境。大量投放的烧钱方式,使无法依靠业务盈利的平台更加依赖外部输血,让二手车电商平台通过连续融资来维持运营平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二手车电商及相关平台就有59家之多,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平台想分一杯羹。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万春雷表示:“二手车电商平台蓬勃发展,但归根结底其盈利的模式是‘赚差价’,目前急需出台、规范行业内部对二手车的评估检测标准,不能一个平台一套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乱象亟须整顿

 

目前二手车电商平台正呈现“三强争霸”的局面,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极光iAPP发布2018年5月汽车交易行业数据,瓜子二手车MAU以705.47万月活跃用户位列第一,而人人车以260.51万、优信二手车216.04万分别位居二三位。

 

在各平台“烧钱”营销打广告的同时,二手车平台的口碑却急剧下滑,据中国质量万里行平台消费投诉部郝经理表示,2018年1月~5月,平台共收到二手车类投诉57起,投诉问题集中在“订金退款难”“有中间商赚差价”“汽车检测流于形式”等等。

 

根据中消协最新发布的《汽车互联网广告真实性专题维权报告》显示,汽车相关广告投诉案件中,二手车已行驶里程或过户等信息与网络宣传不符占9.5%。《2016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统计分析》显示,二手车投诉主要集中于隐瞒车辆真实信息,如事故车佯装零事故、修改车辆里程等消费陷阱。

 

∧在各平台“烧钱”营销打广告的同时,二手车平台的口碑却急剧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对于二手车电商平台的资格认证、质量监控、事后追责等细化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业内呼吁针对二手车市场具有小、散、乱的特点,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可查可控的诚信交易体系。

 

陈亮律师称,消费纠纷,消费者可通过消费者协会投诉(民间组织)。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家行为有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规定的,消费者可以就违法行为向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就经营者违法行为进行行政投诉,市场监管部门就违法行为进行行政立案查处。

 

事实上,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严厉查处电子商务领域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服务违约等欺诈行为,对失信主体建立行业限期禁入制度。相关部委也多次发文,要求加大打击电商虚假广告的力度,将失信主体列入电子商务领域“黑名单”纳入联合惩戒范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要借助信息技术增加透明度,既要健全二手车交易制度,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二手车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对二手车质量的监控,相关信息向消费者公开,避免消费者与电商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此同时又要加大监管部门对企业广告打擦边球行为的处罚,督促企业对消费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全面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维护消费者权益。

(责任编辑:万仞)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