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副国级为这所学校发贺信 背后有如此深厚渊源


发布时间:2018-08-14 15:22:20    来源于:星岛环球网

摘要:“斯人已逝,但前辈未竟的事业并未中断,需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完成”。黄埔第18期毕业生、94岁高龄的黄埔同学总会会长林上元动情地说。日前,“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暨周恩来与黄埔军校”系列活动在香港树仁大学开幕,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陈奇涵上将之子陈崇北等海内外近200名黄埔军校校友及后代齐聚香江,缅怀先烈功勋,分享黄埔精神。

副国级为这所学校发贺信 背后有如此深厚渊源

“斯人已逝,但前辈未竟的事业并未中断,需要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完成”。黄埔第18期毕业生、94岁高龄的黄埔同学总会会长林上元动情地说。日前,“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暨周恩来与黄埔军校”系列活动在香港树仁大学开幕,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陈奇涵上将之子陈崇北等海内外近200名黄埔军校校友及后代齐聚香江,缅怀先烈功勋,分享黄埔精神。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发来贺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郑建邦与黄埔军校渊源颇深,他的祖父是黄埔一期生、抗日名将郑洞国将军。郑洞国将军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率部相继参加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还曾在1943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被派往印度担任新一军军长。

 

现实使郑洞国将军认识到,严重背离了孙中山先生遗教的国民党政权已经无可救药,新中国成立后,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历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此外,他还担任过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

 

在担任民革中央领导职务后,郑洞国非常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多次接待从台湾和海外来的故旧袍泽,耐心地向他们介绍情况,解释政策,并呼吁他们响应祖国的召唤,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伟业而共同努力,直到晚年。逝世前,郑洞国对守在病榻前的长孙郑建邦说,“我现在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一旦国家实现了统一,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郑建邦认为,黄埔一代、黄埔二代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是从皮肉上熬出来的,他们经历了战争,经历了与祖国命运共同颠沛流离的难忘时期,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思考和忧患。“今天谈继承黄埔精神,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加强忧患意识。要把黄埔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在一起来理解。”

 

长安街知事发现,近年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黄埔校友及后代曾多次呼吁,希望海内外黄埔同学团结起来,继承先辈追求统一、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两岸黄埔组织及同学更加密切的交流交往。

 

而本次活动选在香港举办,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会长林际平介绍说,这是响应国家号召和“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的具体体现。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在开幕式上强调,在祖国统一的路途中,黄埔人有更多责任和使命,“中华民族实现统一,会令我们的国家更强盛、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快乐”。

 

本次活动还特别关注黄埔精神在青年身上的传承,近20位黄埔后代的代表为香港大中学生及青年代表讲述前辈故事,共促两岸和平发展。“不管奋斗的路程多么漫长,都要为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奋斗的祖国统一大业不懈努力”。陈奇涵上将之子陈崇北向在场的香港青年朋友说,向历史学习十分重要,为了弘扬黄埔精神,我们后人会不断呼吁,并把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帮助新时代的青年人走得更好。

 

孙中山曾侄孙孙必达认为,黄埔精神是家国情怀、民族大义。他深情回忆道,“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之后,很多台湾的将领会回北京参加同学会,这就是爱国情怀。无论政治上的立场如何,他们始终热爱这个国家。希望后人将此精神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