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一周年 志愿者遗体状态稳定


发布时间:2018-06-11 15:55:45    来源于:联合早报网

摘要:时值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一周年,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5月13日对外通报,指目前志愿者保存状态稳定。

时值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一周年,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5月13日对外通报,指目前志愿者保存状态稳定。据中新社报道,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纪念活动当天在济南举行。据了解,申请人体冻存的志愿者——展文莲是一位罹患肺癌的女性,去年5月10日,她被成功转移至零下196℃的液氮保存罐中进行长期超低温保存。人体冷冻手术由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共同完成。

 

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曲廷瑜介绍说:“在过去一年中,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罐体及保护舱体未移动,保存状态稳定,各温度记录点无较大变化。”曲廷瑜说,按自动控制及人工每日巡检记录显示,展文莲所在的1号罐内液氮高度保持在1.8m至2.5m之间,平均10天补充一次液氮,日消耗液氮约40升。

 

展文莲丈夫桂军民在现场为妻子献上鲜花。他表示,妻子拥有大爱精神,自愿捐献遗体造福医学研究,正默默等待未来科技的唤醒。每当想念妻子时,他就到研究院向专家了解保存状态。他说:“希望将来生命科技研究取得更大突破,看到妻子从梦中醒来,回到我身边。”

 

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外聘专家阿伦•德雷克(AaronDrake)则表示:“在中国开展人体低温保存,除未来技术可能性讨论之外,最大的质疑是法律合规性和伦理可行性。”德雷克指出,美国公众对人体低温保存持相对开放的态度,而在中国,研究机构则需要面对不同的声音。让更多中国人改变传统观念、接受这项医学研究计划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本次纪念活动中,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春生介绍了该院在法律资质和符合伦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获山东省卫计委批复的遗体接受站资质等。未来,研究院将吸纳知名法学专家成立伦理委员会指导研究计划和方案。

 

贾春生表示,“人体冷冻”仅是该院生命延续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干细胞保存及应用、基因科技计划、组织器官银行计划等也是重要研究方向。贾春生说:“目前无法保证低温保存的人体未来一定能复活,但这是生命科学和低温生物医学领域的勇敢探索。这项科学研究推动了中国当前临床急需的遗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等生命资源的捐献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