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安邦帝国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8-05-11 16:01:05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毫无疑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吴小晖和他旗下成立不过才10余年的安邦保险集团,都已是中国商业的绝对主角。

毫无疑问,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吴小晖和他旗下成立不过才10余年的安邦保险集团,都已是中国商业的绝对主角。

 

 

新年过后的资本市场总有大事发生。2月23日,中国农历新年刚过,保监会发布一则重磅消息: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依法提起公诉。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中国保监会决定于2018年2月23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据了解,2004年安邦以财险起家,初始注册资本只有5亿元,经过短短12年发展,2016年末总资产达到2万亿左右,其规模已经快赶上老牌央企中石化了,手握财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银行、金融租赁、资管牌照的安邦,金控帝国呼之欲出。

  

但一夜之间,安邦就已易主,“吴小晖时代“也就此落幕,让业内人士深感震惊。那么,安邦这个万亿保险帝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被保监会接管后,它将何去何从? 

  

事出何因

 

早在去年春末夏初之时,坊间便传出安邦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的流言。有相关媒体记者向安邦品牌部门求证,得到的回复都是不方便透露、不了解情况。舆论声浪不休,从来不接受媒体专访的吴小晖也坐不住了,在2017年4月26日出面接受了媒体采访,传递的都是一系列安邦保险的利好消息,这位神秘的保险业少帅、资本大鳄的露面,搅动了当时整个中国股市和传媒圈。

  

原本低调的吴小晖,不动声色之间便实现了辟谣目的,可以说是实施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危机公关,然而此次风光背后,安邦保险早已危机四伏。

  

2014年以前,安邦在其保险行业成绩还非常不起眼,不过自2014年起,安邦人寿保险的业绩开始出现惊人的飞跃,当年原保费收入高达529亿元,是前一年的将近39倍。2015年安邦旗下三家人身保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收入一项借由万能险产品,都实现巨幅成长,比如安邦人寿的保费收入从2014年的90亿元猛增到405亿元,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42.6%。

  

据了解,安邦旗下的寿险类公司之所以能从2014年起在保费收入上实现惊人的飞跃,乃是得益于其利用银行通道激进销售理财型万能险产品,快速获得配置风险资产的杠杆资金,以负债撬动资产端,做大投资和总资产后再在承保端吸引客户资金流入。

  

虽然安邦业绩突飞猛进,令业界侧目,但即使这样,安邦旗下4家保险公司从2005年到2015年累计保费收入也刚刚超过3000亿元。而根据安邦各公司的报表来计算,安邦从成立到2016年初,累计总营业收入不超过4000亿元。这就引发了资本界的迷思: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18个月里,安邦花了将近160亿美元在海外大手笔扫货,这些钱到底从何而来?

  

据一位保险行业分析师称,注册资本金的迅速大量增加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资本金。也即是说,安邦海外并购资金来源,首先应该就是来自股东的增资。实际情况也正如这位分析师所说的,从2014年开始,安邦开始疯狂增资,一年间的两次增资,其股东数量就从2011年的8名猛增到31名。

 

除去两家国企股东,其余37个股东背后还有64家不同的企业法人股东,通过这101家公司层层叠叠可上溯到86名个人股东,均为安邦保险集团实际控制人吴小晖在浙江老家的亲属团,另外如果把那些近年来曾经与这101家企业有过股权关系的公司算进来,延伸的安邦的关系企业系统名单总数竟高达200家。

  

安邦的问题到此也终于浮现水面:2014年这两次巨额增资是否违法,吴小晖是否存在空手套白狼的违规行为?其实,此次保监会对安邦集团“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经营行为”的审查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海外并购引发调查

  

2014年10月6日,是安邦保险集团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在这一天安邦宣布“以19.5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大楼”,这一爆炸性消息迅速占领全球财经媒体的头条。这一交易创下美国酒店相关交易的最高金额纪录,也是安邦保险集团首次海外投资。

  

随后,安邦保险集团正式开启了“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时代:2014年10月13日,安邦保险集团宣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这是中国保险公司首次100%股权收购欧洲保险公司;2014年12月16日,安邦保险集团以2.19亿欧元的价格收购比利时百年银行德尔塔•劳埃德银行;2015年2月17日,安邦保险集团以约121.5亿元的价格,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市值达8845.4亿元,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荷兰保险市场。随后,收购韩国东洋人寿并保持东洋人寿上市地位。

  

一时之间,来自媒体、资本市场的不吝赞美,让安邦保险的声望达到了极点。然而,安邦保险集团的海外扩张之路从2016年开始,变得不再那么“顺风顺水”。2016年4月1日,安邦保险集团突然宣布放弃撤出喜达屋酒店。2017年4月17日,美国年金与人寿保险商信保人寿官方通过美通社宣布,公司将终止与安邦保险集团的并购交易,并称其将继续评估其他战略选项。

  

而据安邦保险在2017年4月26日发布的年报中显示,截至2016年底,安邦保险总资产达到1.45万亿元,其中海外保险资产高达9000多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过60%。当时就有舆论分析,安邦保险集团在境外投资受挫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碰触了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5%”的监管红线。

  

安邦保险的至暗时刻也悄然而至,2017年6月中国保监会根据监管工作安排,派出工作组进驻安邦集团,对其开展深入调查。经过监管检查发现,安邦集团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问题,保监会依法责令安邦集团调整吴小晖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吴小晖”时代也随之宣告结束。

    

业内人士称,此次保监会采取直接接管安邦集团的监管措施,将有效肃清保险业乱象,重塑保险业生态,同时也向所有保险机构释放了强烈的监管信号:唯有守法合规经营,坚守监管底线和行业操守,才不会碰触监管红线,自身发展才有保障;否则随时有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被监管机构接管的严厉处罚措施也将为期不远。

    

作为资产近2万亿的保险巨头,“安邦事件”将对中国保险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除了险企跨境并购或将进一步降温,“野蛮人”式的激进扩张得到有效遏制之外,2018年险企、险资合规监管将会继续趋严,保险行业环境也有望得到彻底改善。

 

已有两个“前车之鉴”

 

在此次“安邦事件”中,保监会直接接管一个保险公司的案例在当前还是比较少见的。据了解,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中,曾有两家公司被保监会正式接管,分别是新华人寿及中华联合保险。其中新华人寿原董事长关国亮挪用巨额公司资金130亿元,导致公司巨额亏损和偿付能力不足,被保监会接管的事件,与此次安邦保险2014年违法巨额增资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而被接管的事件类似,均属于集团一把手的经济犯罪。

 

新华人寿是第一家被保险保障基金接管的公司。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6年8月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专业寿险公司。

 

2005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新华人寿为北京的三家公司提供了累计8亿元的担保。普华永道提请审计委员会对此予以“关注”。

 

2006年,保监会正式派出检查组,开始对新华人寿资金运用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新华人寿董事长关国亮在8年间累计挪用公司资金 130亿元,或被拆借给形形色色的利益伙伴入股并最终控制新华人寿;或用于大规模违规投资房地产等领域。在后续的检方指控中,关国亮涉嫌职务侵占300万元、挪用资金2.6亿元。2006年12月底,关国亮被正式免除董事长职务。

 

2007年5月,保监会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出手,以每股5.99元的价格购买隆鑫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林岛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新华人寿股权,合计2.7亿股,完成了对新华人寿的接管。

 

从此,新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改革随之深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009年11月,保险保障基金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转让协议,将所持新华人寿38.815%的股权,以每股8.71元的价格一次性整体转让给中央汇金公司,实现了保险保障基金的顺利退出,完成了新华人寿风险处置任务。

 

2011年,新华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

 

上市初期,新华保险的主要股东包括中央汇金(38.815%),宝钢集团(18.775%)苏黎世保险(15%)等。苏黎世保险集团随后逐步减持所持有的新华保险股份,2013年末基本出清前期持股。

 

上市后,新华保险业务进一步发展优化,分别登上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97位和2017年“《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369位,连续两年蝉联双料世界500强。

 

与新华人寿不同,中华联合保险被接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巨额亏损和偿付能力不足。中华联合其前身是新疆兵团保险公司。1986年组建成立,我国第二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2006年,经历了高速扩张的中华联合出现巨额亏损,资不抵债。

 

2009年,在市场化重组无果的情况下,新疆兵团将其所持有的61%中华联合的股权交由保监会托管。随后保险保障基金采取渐进式管理救助措施。具体的指导原则是“先托管,后重组;先止血,后输血;先换人换机制,后引入战略投资者。”

 

2010年4月,保险保障基金受托管理中华联合75.13%股份,代行股东权利。

 

2010年8月,改选董事会,新聘管理层,组建规范的治理结构,推动转换经营机制。

 

2011年6月,国务院批复重组方案,保险保障基金获得中华联合57.4%股份。

 

2012年3月,保险保障基金向中华联合注资60亿元,对其持股比例由57.4%上升至91.5%,加快推动其市场化重组。

 

2012年9月,中华联合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注资78.1亿元,以51.01%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3年,保险保障基金便着手启动风险处置后续工作,研究制定退出工作方案。

 

2015年11月,保险保障基金将所持有的中华联合60亿股股份正式在北金所挂牌交易,最终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富邦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公平的机制,获得了相应股权。

 

2016年2月,保监会批复同意辽宁成大、中国中车和富邦人寿以总价格144.05亿元受让保险保障基金持有的中华联合60亿股股份,各自竞得30亿股、20亿股、10亿股,分别持股19.60%、13.06%、6.53%比例。

 

2018年初,保险保障基金与富邦人寿签订产权转让合同,计划将手中5.63%的中华联合保险的股权转让给富邦人寿。如果转让顺利,保险保障基金将不再持有中华联合保险股权,完成退出。富邦人寿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6.53%增至12.1652%。

 

近年来,中华保险经营状况稳定。2014年营业收入为305.08亿,实现净利润18.12亿;2015年营业收入388.76亿,实现净利润23.55亿;2016年营业收入385.46亿,实现净利润8.52亿。

 

吴小晖与安邦未来路在何方

 

 

安邦与吴小晖已经是最知名的,但却又是最神秘的。“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着我,但不知道我是谁”,这两句歌词,可谓是对掌握16500亿人民币总资产的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在公司的官网上,安邦这样介绍自己:总部设在北京,总资产规模达16500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涵盖财产险、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资产管理、金融租赁、银行、保险销售、保险经纪等多项业务;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拥有3000多个服务网点、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为3500多万名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是分支机构最全的保险集团之一。

 

人们对安邦的好奇之心,从来没有被这短短的几百字所满足,但安邦也从来没有在此之外哪怕是多一点点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这加倍激发大家要一探究竟。于是,江湖上开始疯传各种关于安邦,及吴小晖这位掌握万亿资产的大佬故事。各路新闻媒体也使尽浑身解数,想要做个独家,弄个大新闻,但到现在,进展都令人失望。安邦的神秘面纱依然无人揭开,尤其是被安邦自己认可。

 

网络上对吴小晖的介绍很少,各种百科上只有短短一句话:浙江人,现任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

 

更详细一点的,则称他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周宅村人,早年在平阳县工商局工作,曾跟随温州市长、革命烈士刘英的遗腹子刘锡荣从政,后来下海,在父亲支持下从商,于浙江卖汽车,并成为是上汽集团在浙江最大的承销商,也与上汽总裁胡茂元成为好朋友。再之后,吴小晖还与人一起兴办以投资浙江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起家的上海标基投资集团,继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纵横捭阖,并与上汽、中石化联手,一翻挪腾运筹之后,成立了安邦。

 

但即便这些,也让人难分真假。《南方周末》引起轰动的《安邦真相》一文,基本暗合了对吴小晖的上述介绍。但文章发出不久,《南方周末》即公开道歉,称自己的相关报道,有不实之处,所谓的真相再成迷雾。

 

从以往经验来看,安邦集团的未来应该比较稳定,至于吴小晖本人的结局,则有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对比彼时关国亮最终认定的挪用资金最,起诉吴小晖的“集资诈骗”“职务侵占”罪名都更加严重。特别是集资诈骗罪,最高可至无期徒刑。

 

具体而言,中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数额特别巨大认定金额为“个人数额一百万元以上,单位数额二百五十万以上”。

 

对于吴小晖的特殊身份,多年来一直为外界不断猜测,最终却是如此结局,令人感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从当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实际上打好攻坚战是常态,其中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是一个主要的内容。而从当前查处金融大鳄的角度看,一些险资会被列为重点。此类险资的投资领域比较广泛,但往往带来了很多干扰,尤其是股权投资方面不规范,被认为是重大金融风险,所以查处符合预期。

 

可以预计,“换人换机制,引入民间资本战略投资者”,都是安邦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总体来看,经过救治后的保险公司运营状况稳定,“预后”良好。企业“上岸”、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安邦保险所涉及的资金量更为庞大。据安邦集团官网介绍,安邦在全球聘用了3万多名员工,总资产约为19710亿人民币——接近两万亿的体量,对于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保监会表示,如接管工作未达预期效果,安邦集团没有完成股权重组,尚未恢复正常经营,报保监会批准后,酌情延长一年,但整体接管期限最长为两年。

 

保监会的说明,有一个关键点是保持安邦的民营主体不变,未来一年还会引入战略股东,那么谁来接盘安邦?从两个方面可以预测:首先,资本金充足,安邦是万亿险企,入股必须有硬实力;其次,了解险企运营,也就是说主要股东后选人要来自于险企,当然也不排除其他行业大股东入股,把管理交给安邦自己的管理层。如果保持安邦的民营企业特质不变,那么险企行业内目前可选的公司就不多了,平安、泰康都有很大可能。

(责任编辑:万仞)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