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人民币中间价模型将引入逆周期因子 料助汇率走势更加稳定


发布时间:2017-05-27 14:57:14    来源于:路透中文网

摘要:路透北京5月26日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模型年内第二次调整,将引入逆周期因子,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会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失去部分可预测性,也会降低人民币汇率弹性,预计未来人民币走势将更加稳定。

路透北京5月26日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模型年内第二次调整,将引入逆周期因子,模型参数由各报价行根据对宏观经济和外汇市场形势的判断自行设定。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会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失去部分可预测性,也会降低人民币汇率弹性,预计未来人民币走势将更加稳定。

 

周五(5月26日)刊登在中国货币网的答记者问称,当前中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部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商通过一些具体的模型设置予以矫正,已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中间价形成中有所反映。

 

“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汇率工作组称。然而在市场人士看来,中间价作为汇率形成机制的“锚”的作用在消失,本月多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的市场价与中间价发生较大偏离,市场更多参考上日收盘价和离岸CNH的走势来判断当日的开盘价。

 

“如果成交价不看中间价,那中间价怎么开又有什么用呢?应该考虑的是怎么让中间价更加有效,成为大家重视的指标。”一股份行交易主管称。他并表示,当前市场的预期主要取决于客盘,银行的自营盘对市场价格不起决定作用;如果客户不对中间价调整有所反应,调整对市场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调整之后)大家觉得央妈更厉害了。”一央企财务人士称,“以后大家都不用看中间价了,估计都是一条直线。”本周美元指数处于弱势,一度跌破97关口,然而周初人民币反应平淡,后半周中资大行大量出脱美元,人民币强势走升至逾三个月高点,当周升0.46%;人民币兑美元即期的市场价在“强行”靠近中间价。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答记者问中指出,逆周期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加入逆周期因子可使中间价报价更加充分地反映中国经济运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

 

**引导汇率稳定,配合金融去杠杆**

 

分析人士认为,中间价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上日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减少市场过度波动给中间价带来的冲击,保持人民币汇率总体基本稳定;同时,汇率的稳定也将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市场去杠杆带来的防风险压力。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指出,4月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回落,而欧、日经济景气度提升。美联储近日发布的会议纪要显示6月加息概率较大,缩表也将提上日程。加之此次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等影响,不排除未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阶段性加大的可能。

 

“在此情况下,尽管人民币汇率仍可能因6月中旬美联储加息预期而承压,但预计贬值幅度较小。”他称。而在民生证券宏观固收研究主管张瑜看来,调整中间价模型,也是为后续政策打个提前量,预留好政策空间与工具。一方面防止美元走强时人民币重燃贬值惯性,另一方面也是配合大监管去杠杆的金融环境。

 

“后续6月银行自查结果出来及监管细节的落地,市场担忧很可能会有一波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整体流动性收缩下,股债波动或会加大,叠加6月美元加息大概率落地,怕有一定的情绪传染,触发资产价格的联动。因此,央行此举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及时性。”张瑜称。

 

路透2月曾引述消息人士报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从2月20日起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微调,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计算时段,从原来的24小时改为15小时,即从下午4:30开始计算到早上7:30,以更好反应市场变化,亦可防止日内投机“中间价模型和收盘价价差”行为。(完)

 

(责任编辑:千寻)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