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聚焦老年医学与精准分子诊疗,探索“华东检验”特色 ——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主任赵虎教授


发布时间:2022-03-18 15:40:31    来源于:中国医疗聚焦

摘要:以老年医学为特色,发展精准分子诊疗。近年来,老年患者心中已逐渐形成一个概念:在老年疾病医疗方面,华东医院最强;在老年医学检验方面,华东医院最多。

个人简介:

赵虎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技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输血科/规培基地主任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检验分会副主委 

上海临检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医学参考报-微生物与免疫学》副主编、《检验医学》常务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编委

长期从事临床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细菌耐药机制、分子检测和质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863项目等科研基金20余项,发表专SCI论文数十篇,专著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编写相关专业指南和专家共识多部。

中国从2006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探索建立适宜的老年医学检验项目、老年人群参考区间,已逐渐成为推动老年医学发展的“必修课”。同时,为适应精准医疗的需求,分子诊断技术成为生命技术行业的关注之首。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检验科拥有老年医学检验和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两大诊疗特色,在上海三甲医院检验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此次通过对华东医院检验科主任赵虎教授的采访,我们将深入了解该科室的学科建设及现状,探讨老年检验医学和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

探索“华东检验”特色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以下简称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上海华东医院。作为一个直属的干部保健医院,华东医院始终关注检验质量,而且检验设备也比较齐全,因此在常规检验项目方面,尤其是检验质量方面有着优势。尽管如此,华东医院检验科在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

据赵虎主任介绍,华东医院检验科早前没有明确的学科建设方向,科室缺乏高学历人才,科研教学能力偏弱,实验室的规模和场地也较小,最重要的是由于老年特色的检验平台和技术不易推广,因此很难开展新的检验项目。这些不利因素都限制了学科发展。

2006年初,上海华东医院正式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从瑞金医院调任不久的俞卓伟老院长对华东医院检验科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注重检验质量,延续自身优势的同时,弥补科教研短板。为此,医院为检验科陆续引进了很多专业人才。

“科室发展需要一个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要服务于医院的学科发展方向”。赵虎主任介绍,华东医院以老年医疗为特色,结合精准医疗的发展趋势,华东医院检验科的学科发展方向也逐渐明确:以老年医学为特色的精准分子检验。

团队建设离不开人,华东医院检验科此后大量引进高学历专业人才,包括留美的张艳梅博士、来自复旦大学生科院的王诗雯博士和南方医科大学的丁立博士;同时培养科室自身的年轻科研和技术人员,包括王粟硕士、杨峰硕士、姜文容硕士和孙启娟硕士等。赵虎主任表示,华东医院检验科目前已基本配齐了后备学科带头人,以及各个亚专业的技术骨干和科研、教学骨干。

人才梯队形成后,科室的教学支撑能力得到大大提升,除了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基础理论教学,检验科还成为了检验医学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培养点,并成为检验医学规培基地。同时,科研能力日益增强,近5年已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包括863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和卫健委科研基金的支持,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国家发明专利7项,荣获了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

近年来,华东医院检验科真正形成了“医教研”全面发展。2017年成为华东医院首批院级重点学科,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赵虎主任表示,院级重点学科的入选是院领导和临床科室对检验科的支持和认可。

华东检验科人员合影

质与量两手抓,服务临床需求

对于一家三甲医院来说,发展离不开“质”与“量”两大指标。对于外科来说,手术的难易程度是“质”的考量;对于临床科来说,床位数、出院人数和门诊数是“量”的考量。检验科同样需要考核质量与数量。

赵虎主任介绍,目前科室每年开展400多项常规检验项目,并且每年新增约20~40项,基本满足医院临床科室诊疗的需求。“常规检验项目主要还是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为主,我们开发新项目也会主动和临床沟通推荐,但前提是取得CFDA认证项目”。

除了常规检验项目,华东医院检验科重点发展以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老年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为主的老年特色检验;同时着重开展分子检验项目,包括临床微生物检测、个体化药物代谢、肿瘤靶向治疗、液体活检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检测等等。目前,华东检验科室每年开展大概10项特色项目。

为配合检验科室发展,医院给予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大力支持:先是改建实验室,增加了实验室面积,改善了检验流程;然后是不断添置必要的检验设备,如血球流水线、全自动生化和免疫分析系统、质谱仪、高通量测序仪等。

科室自身发展通过开展检验新技术,建立新的检测平台,目前已经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建成实验室自建项目(LDT)的检测平台,包括多重基因检测系统(HMGS)和高通量测序(NGS)检验平台等。

通过多年的努力,华东医院检验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2013年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这是对检验检测流程的保障;二是参加国家卫生部及上海临检中心质控质评,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绩,2019年获得“上海市医学检验质量奖”;三是成为全球首家绿色环保实验室和“流程优化实验室”;四是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检验团队”;五是成为华东医院首批“院级重点学科”,并顺利结题。

赵虎主任指导华东检验科工作

老年检验已成重要发展趋势

在中国,尤其是上海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群占比升高,老年医学越来越重要。国家层面非常关注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如何预防老年慢性疾病和治未病,已成为老年医学发展的方向。

赵虎主任介绍,老年疾病的诊治很特殊。老年人群往往伴有基础疾病,例如老慢支、糖尿病和高血压,但由于器官功能和机体应急功能减弱,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就不是很典型。例如,对于普通群体病原菌感染,医生可以通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进行判断,而对于老年病人,尤其是超高龄老年病人,由于骨髓再生功能下降,血象变化不显著,不能仅以表象否认感染的发生。

简单来说,老年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等因素,更容易感染和患病。但老年人群患病后的诊断、疗效和预后观察则更加困难。因此更加依赖于实验室诊断,以及影像学表现。赵虎主任表示,“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化验室需要提供更为精准的实验依据,从而帮助临床诊断”。随着精准医疗时代到来,老年检验医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很多老年特殊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及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检验项目尚不齐全,尤其是早期诊断项目。同时,老年疾病缺乏很多未病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很多老年人检出癌症、阿尔兹海默症往往已是发病阶段,或是中晚期疾病阶段,很难根治。如帕金森和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年疾病,以及许多与家族遗传相关的疾病,一旦进入中晚期就很难实现药物逆转。目前,有研究证实apoE基因突变与阿尔兹海默症的患病风险有关。早期检测apoE的变化,就能干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这就是“治未病”。

其次,老年检验目前缺乏正常的参考区间。普通群体的化验项目,无论是肝功能、肾功能,或是血常规测试均有正常参考区间,但目前全球尚缺少老年人群的确切参考区间,所有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都是参考青壮年群体的。但由于老年群体普遍患有基础疾病,如何建立老年疾病的正常参考区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个体化用药也是老年医学的重要方面。由于缺乏精准的的诊断依据,临床用药就无法根据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差异给予恰当的给药剂量,因此需要精准检测个体化药物代谢酶的差异,监测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以此确定合适的用药剂量,既能保证治疗有效性,又能避免损伤肝肾和骨髓功能。

赵虎主任表示,华东医院作为专业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的医疗机构,责任更重,也需要多做一些老年医学相关的工作。目前检验科已开展了多项老年特色检验项目,包括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和肿瘤疾病诊疗相关的检验项目等。

分子诊断助力个体精准医疗

“近年来我们的整体教学科研实力得到迅速提升,这得益于所谓的‘弯道超车’,首要是发展老年特色检验项目,重点就是推动精准医疗,而精准医疗的重点就是分子检测”。

赵虎主任介绍,在之前的常规分子检验实验室基础上,华东医院检验科还重建了分子检验中心,同时还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分子检验平台。目前,已搭建了较为齐全的分子检测平台,开展了较为齐全的分子检测项目,其中包括病原微生物检测、药物代谢、肿瘤靶向治疗和液体活检等,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首先是临床微生物的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微生物指标,如MRSAKPC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经典微生物检测。

其次是药物代谢项目,CYP2C19CYP2C9/VKORC1ALDH2ApoE等。

另外就是肿瘤的靶向治疗。赵虎主任介绍,目前的肿瘤靶向治疗具有非常高的个体化差异,因为靶向治疗费用昂贵,但并不适合每一个肿瘤患者,因此要在进行靶向治疗前做好分子诊断和鉴定,也就是伴随诊断。目前,已开展EGFRKRASNRASBRAFALK/ROS1PIK3CA,以此作为靶向治疗药物的参考。

最后是液体活检,主要运用于肿瘤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通过检测血液里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和循环肿瘤DNA(传统DNA)来辅助诊断有无判断肿瘤及有无血行转移、能否进行靶向治疗及其预后等情况。目前液体活检是肿瘤分子检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对肿瘤“个体化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开展CTCctDNA

赵虎主任称,检验科近年来重点发展分子检测,已开展十余项新的分子检测项目。除了原先的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平台外,平台还增加了实验室自建平台(LTD)平台,如多重基因检测系统(HMGS)和高通量测序(NGS)平台等。下一步,检验科将添置新的更高通的测序仪来增加检测项目,包括各种易感基因和一些未知微生物的检测。

华东检验科分子实验室2020年再次通过ISO15189现场评审

检验医学仍需进步

“从过去的经验治疗到个体化治疗,再到现在的精准治疗,现代医学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对辅助诊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赵虎主任表示,作为一名检验科主任,首要的工作还是发展和完善常规检验项目,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以肿瘤标志物为例,目前它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还未发挥充分作用,更多是作为疗效观察的手段来判断是否复发。未来还需要检验科专家以及体外诊断企业共同努力,开展更多辅助临床早期诊断的项目。

对于老年检验医学来说,目前有多个重点:一是开展更多老年疾病相关的检验项目,为老年疾病的诊疗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二是确定老年人群的标准参考区间,从而使临床诊断依据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建立老年疾病的未病指标,能在疾病发病前或发病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这对检验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赵虎主任表示,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是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人活着是要健康的活,要有生活质量的活着。目前相当多疾病,特别是家族性和遗传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检测易感基因进行早期干预。因此,治未病是检验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谈及对多年从事检验工作的感悟,赵虎认为检验不仅要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依据,还需要有检验医师主动与临床沟通,并对检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推荐相关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这样才能对临床真正起到更加有益的帮助。目前很多三甲医院都配备了检验医师岗位,但在这些方面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责任编辑:Sheryl)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